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一针一线”织造人文经济“双面绣”
时间: 2024-08-06 21:24:43 | 作者: 行业动态
“定制”虚拟数字人,VR、AR新技术应用的人文新场景,数字传媒、游戏动漫、人工智能……近日,江苏省文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进会在南京召开,参会代表当地考验查证有关重点数字文化企业,切身感受到高知识性、高增值性的文化产业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及其彰显的独特人文价值。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道题,也成为江苏人身体力行的努力方向。
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历史背景和文化,坚持创新转型,让“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力量融入现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两个文明”交融共生的美丽图景正在江苏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烟火”
上半年游客量增长超九成
一系列数据,传递着江苏文旅消费市场的信心——今年上半年,江苏接待境内外游客4.78亿人次、同比增长98.3%,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100亿元、同比增长83.5%。1至8月全省文旅消费总额达3451亿元,占全国近10%,占比全国第一。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良历史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夜幕降临,身着汉服的游客络绎不绝,临河小店开门迎客,船夫摇橹穿行于平江河上,娓娓动听的昆曲、评弹声在老街古巷里飘扬……在华灯初上的苏州市平江路,仿佛一眼穿越千年时光。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2002年,苏州市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留存“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双棋盘格局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独特风貌,对数十处历史遗存“修旧如旧”,保持古城原有肌理和风貌。街区融合了人气市集、文创售卖、艺术展演等现代文化业态,文化地标纷纷成了网红打卡地,让深厚的历史以“更年轻”的方式走进人们日常生活。
目前,江苏建成国家历史文化街区5个、省历史文化街区56个,这些地方成为市民游客常态性的出游选择。
“活的遗存”带来“美的体验”。2021年以来,江苏首倡并推出两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省级示范项目、8家非遗创意基地,并发布20条水韵江苏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古建古宅修复后,化身时尚展馆、网红酒店;婉转悠扬的戏曲声袅袅绕梁,非遗资源“串珠成链”,“好风景”讲出“好故事”;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更多沉浸式互动体验带领游客走进历史,让“诗与远方”更添时代魅力。
在南京市高淳区,人们可以领略韵味悠长的陶艺文化之旅。“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作为中国传统工艺重要代表之一,南京高淳陶瓷60多年来融合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用心演绎东方元素,打造世界闻名的国宴用瓷。人们可以在高淳陶瓷博物馆聆听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体验古老的陶瓷制作工艺,从2018年开馆至今,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
在江苏,陶瓷烧制、金箔锻制、绒花制作、雨花茶制作、紫砂壶制作、茶艺展示等,传承着传统手工技艺与非遗文化,通过公众体验、传承等活动得以发扬,既为人们美好生活增色,又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力,也带动文化类节目“爆款”不断,形成文旅融合发展新的增长点。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出品的舞剧《红楼梦》捧回全国性舞剧重要奖项“荷花奖”,自2021年9月首演以来累计演出已超百场,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加场演出开票即售罄。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为城市发展带来真金白银的流量。目前,江苏各地拥有小剧场1156座。非遗曲艺、悬疑喜剧、新潮演艺等深受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追捧,暑期热门演出带来的跨城观演经济效应突出,举办的134场演唱会共计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超2.3亿元。
创意创新融合数字科技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创意、科技“点燃”文化创新创造,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打开新空间。
从未出土过恐龙化石,却有着中国市场化最成功的恐龙文化产业,常州“无中生有”打造了一座恐龙主题乐园。近些年,恐龙园文旅集团不断进行IP的创新和衍生,构建了包含形象内容、文化科技项目、主题演艺、特色活动在内的多维度“恐龙IP”体系。“我们全面强化数字科技与创意的应用,始终专注于对优质文旅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创新打造,从运用‘恐龙形象’缔造‘恐龙王国’,到深挖恐龙灭绝的启示以体现对人类的现实意义。”恐龙园文旅集团总裁许晓音说。目前,常州大恐龙园战略正式实施——以国家5A级景区环球恐龙城为核心,开启“东扩、西拓、南征和北上”进程。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是著名的“苏绣之乡”,近年来通过引进设计人才、结合传统特色和时尚潮流进行创新,苏绣也以崭新的姿态走得更远:涵盖设计、版权、生产、交易、人才等产业要素的完整产业链正在形成;打造苏绣文旅街区,集文、博、展、研于一体;“云上”直播中心、苏绣数字收藏品,在数字加持下开辟新市场。从“丝绸古镇”到“时尚之都”,镇湖不仅展陈苏绣文化,更以产业集群赋能创新发展。
科技不断赋予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动能和增长点。今年以来,《八角笼中》《封神榜》等多部苏产影视作品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其出品方之一为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入驻企业。“人工智能技术将建模、剪辑等环节变得极为迅捷,科技助力实现全流程智能化制作,积极向着电影工业4.0迈进。”该产业园管理服务方、江苏华莱坞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朱玉皎表示,目前公司主打科技拍摄+数字制作,全力发展以数字影视为龙头的数字文化产业,“经过10年发展,园区已拥有博纳影业、星皓影业、墨境天合、诺华视创等800余家国内外知名数字文化企业,年拍摄80至100部、后期制作200至300部影片,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眼下,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依托AI、区块链等技术,对众多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紫砂杰作进行线上备案,有效链接产地、匠人、产品、商家、用户。“目前,我们的紫砂网络销售平台已入驻30余个知名品牌,消费者只需在线扫描每把壶自带的二维码,就能获取作者、紫砂泥料等方面详情信息。”公司相关负责人朱浩表示,数字化将为传统紫砂文化的传播和市场开拓带来新机遇。
以文铸魂融通传承发展
“软实力”成经济“硬支撑”
以人为本的暖色,是人文经济学最厚重的底色,也为文化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动能。
去年,改编自梁晓声获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以47.6亿正片有效网播量,位居年度“爆款”剧集之首。该片凭借散发温情暖意的故事,以及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启迪、价值激励等,在收获观众口碑的同时获得可观经济效益。“这部剧传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力量,告诉我们何以为‘善’,要做一个心中有爱有家、肯担当、勇进取的人……”有观众点评道。《人世间》所传达的信念、信仰、理想,激发着人们踏实拼搏、坚韧执着地追求美好生活,这部剧成为精品生产的一个样本。
南通叠石桥市场可谓人文经济学又一个样本。40年前,这里还是自发生长的草根“集市”,如今已成发布全球指数的世界家纺中心、引领行业创意时尚的版权保护样本。叠石桥以搭建高端研发设计人才服务培训平台,招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总部机构,集聚卓泰家纺研发中心等近200家设计公司,实现了华丽转身,让知识产权成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让经济发展获得潜在而深入持久的文化动能。
文化“软实力”成为经济“硬支撑”,在彰显经济建设成色与质地的同时,持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化作经济发展独特的人文密码。今年7月,第十三届江苏书展在苏州落下帷幕,主分展场举办活动2000余场,线亿元,让书展的热力值再创新高。而总量超1.6亿人次的阅读直播、14万余人次读书购书,让参加书展成为8500万江苏人的文化新民俗,读书润心,春风化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精神家园的营造持续提供智慧和能量。
经济繁荣,人文鼎盛,人文经济学的“双面绣”,正在“绣”出生机勃勃、“强富美高”新江苏。